有人問「庭庭叫什麼名字?」
「何芷庭。」
「哇~好像小說的女主角喔~」
其實當初並沒有要給庭庭取一個小說女主角的名字,
只是把喜歡的字豆在一起而已。
不過說到姓名,
似乎看名字就知道是哪個年代出生的。
在曾祖父母那一代的名字,都很寫實;
我記得我有一個曾祖父叫「烏肉」,因為他皮膚黑黑的吧,
不然就是叫「美麗」的,可能因為長得美而叫美麗,
也可能因為長得不夠美,不如大家多叫美麗,看可否用念力變美麗。
祖父那一代的,大概就是篤信人定勝天;
想要再生個男的,就叫迎弟、招弟,
甚至那時不太懂避孕,生太多了,受不了,乾脆單叫一個「免」字。
父母那一代的,
女生很多叫什麼珍、什麼美的,
男生就看在哪裡出生,就叫什麼生(台生);
所以很多女生叫阿珍、阿美,很多男生叫台生。
大部份人的小名都是阿什麼阿什麼,
例如阿咪、阿寶、阿華、阿明。
我們這一代的也很精彩,
像我屬龍的,前陣子看新聞,
說台灣現在要生小孩的人愈來愈少,不是生一個就是不生,
出生率年年下降,
前一波嬰兒潮就是民國六十五年,
接下來三十年沒有比那一年的出生率更高了……
我媽說因為那年是金龍年啊,大家都趕著生金龍,
街坊鄰居、親朋好友,能大肚子的都大肚子了!
是啊!
搞得我從小讀書,教室都擠得要命,最後一排都緊貼著牆壁,
每個人對位置的大小都斤斤計較,
前排的椅子太後面、後排的桌子太前面都很有壓迫感,
連垃圾桶都很佔位置,一定會有人和垃圾桶坐在一起,
尤其是夏天,在教室裡連呼吸都是痛苦。
說到名字,我們這個年代,
我記得有很多同學叫什麼芳什麼芬的,
小名呢,以小什麼小什麼居多,
例如小咪、小寶、小華、小明。
不過我們這代比起前幾代,已經開始富裕起來,
很多人的名字都是從算命仙那裡取得的,
也因此有很多「區域性同名」的機會,
就是俗稱的菜市場名,
像Gina的名字,就很普遍,
每年都有同名的人考上北一女、台大醫學系、台大法律系,
可以說「你想上哪一系就上哪一系」!
小時候連看個醫生都要說「X月X日出生的林怡君」才能分辨出來。
我還記得小時候Gina跟爸爸說
「爸爸,我想要改名字,我的名字跟好多人一樣喔。」
「好啊,不然你想改什麼名字呢?」爸爸說,
「我想改成林默娘,和媽祖一樣!」
不過我們這一代也是有一些很詩情畫意的名字,
我非常記得的,有個同學叫夏時雨,活脫脫從偶像劇裡出來的一樣,
政府開放改名字的限制後,也有很多同學去改名字,
有些人是去算命覺得改了名字運會比較好,
有些人則是覺得自己的名字太俗氣,就改個女主角的名字。
我們長大之後,有很多言情小說出版,還有偶像電視劇,
可能受到小說的影響,
我們的下一代名字就更精彩了,
有的很詩情畫意,有的是很罕見的字,
可能上學後,老師連念都不會念哩。
這個年代小孩的小名都是疊字,
例如庭庭、育育、瀚瀚、維維……。
現在的小孩生活很富裕,家長也普遍很尊重小孩,
我有時候去吃一頓好的,
就看到有一群國中生在包廂裡慶生,
小孩子慶生耶!!在餐廳包廂吃西餐耶!!
吼~我們小時候慶生,能去麥當勞吃個薯條,已經覺得很奢侈、很幸福了,
去吃西餐是一點也不敢想的。
現在的小孩子有很多選擇的權力,
可以選擇升學、就業,
可以選擇讀什麼學校、什麼科系,
可以選擇要吃麥當勞、要吃便當、要吃西餐、要吃擔擔麵,
可以選擇要學小提琴、不學鋼琴,要學畫畫、不學跳舞,
可以選擇要自己一間房間、要怎麼佈置,
可以選擇要買電腦、要什麼樣的玩具,
現在的小孩很幸福。
只是現在大家都走國際路線,競爭也比我們那時更激烈了,
學歷、經歷可以靠自己努力,但是也有很多條件是自己努力不來的,
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,教育方針一再變動,
應付自己人都應付不來了,更何況還有海外更多厲害的角色,
現在的小孩其實也很可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