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星期可以說是「學習週」。
一個中午和曼娟老師座談「色,戒」,
張愛玲的「色,戒」、李安的「色,戒」;
一個下午聽歐陽老師講課,
應用文寫作,老師鼓勵我們學習淺顯易懂的文言文,精簡明瞭。
 
慶幸是在這個校區上班,
有機會參加這些講座、座談,重拾錯過的學習機會,
兩天下來,覺得自己的層次大大提昇,
同時深深的感受到兩位老師的學問淵博,
在冬天裡,再度感受到什麼叫做「如沐春風」,
感覺真棒。
 
曼娟老師從張愛玲的生平娓娓道來,
許多知名的作家都有複雜的背景,也正因背景複雜,才能激盪出令人激賞的作品。
以下是我的心得報告:
 
張愛玲生長在一個新舊交集的時代,
張愛玲的母親,是李鴻章的外孫女,是個褢著小腳又蹬上高跟鞋踏出歐洲留學的女子,
張愛玲的父親,是個傳統的中國男性,抽鴉片、打嗎啡,是生活中的一部份。
所以張愛玲一方面看著進步的上海、新世界的未來;另一方面又聞著中國陰暗的、潮濕的、腐杇的氣味。
張愛玲小時候和父親的關係極好,小時候她以當代思想寫了現代紅樓夢,
她父親引以為傲,還為她訂了回目,印出來發送親朋好友。
但張愛玲父母親後來離婚了,張愛玲與弟弟就與父親同住,
後來父親取了繼母,張愛玲和繼母起了爭執,九點半檔大戲上場,
繼母呼她一個巴掌,張愛玲不干示弱也回敬她,
繼母哭哭喊喊找張愛玲的父親主持公道,
後來張愛玲被父親囚禁在房間裡,
足足半年不能見任何人,只有傭人送飯進去。
就在這半年,16歲的張愛玲寫了半生緣,半生緣的故事令人膽寒,
也令人訝異怎麼會有人想出這樣的故事,
但如果知道了張愛玲的背景,就不難想像是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小說了。
(老師大概講了一下半生緣的故事,我想,我會去借來看)
接著就是張愛玲和胡蘭城的故事了,
胡蘭城在汪偽政府下做事,
胡蘭城是一個不斷的墜入情網、不斷的戀愛的男人,
為什麼張愛玲會愛胡蘭城呢?
令人百思不解,畢竟胡蘭城又不是郭靖、段譽,不是徐志摩也不是梁朝偉,
為什麼張愛玲會愛胡蘭城呢?
身為一個漢奸的女人,即使張愛玲有眾多的讀者,但她的作品仍不為所有報社所用,
所以後來張愛玲去做了電影編劇。
張愛玲與胡蘭成後來還是離婚了,正因為胡蘭城是一個不斷的墜入情網、不斷的戀愛的男人,
後來汪精衛政府倒台之後,胡蘭城到處逃亡,
在逃亡過程仍不斷談戀愛,不斷寫信跟張愛玲述說他的戀愛史,
而張愛玲也不斷的在金錢上支援他的逃亡。
張愛玲的「色,戒」大概就有點她和胡之間的味道,
張愛玲憑著她作家敏銳的直覺,感覺到上海就快淪陷,
在寫「色,戒」時,刻劃出當時上海的樣貌,街頭轉角的咖啡店、接著是賣珠寶的.....
活生生的把當時的上海描寫下來,放在心裡成為一個標本!!一個她記憶中的上海!!
在上海淪陷前,她來到了香港,後來或許因為要取得美國籍,又嫁給了美國人,
但在美國的生活過得很清苦......
相較於前半生的精彩絕倫,她的後半生就這樣過去;
張愛玲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死法結束她的人生,
她不是自殺、沒有生病,就不吃東西,在一個閏八月的年度裡,在兩個中秋節之間離開人間。
張愛玲過世後一年當中,她弟弟不斷的為張愛玲沒有述說清楚的人生做說明,
隔年,她的弟弟也離開人間。
 
再來談談「色,戒」。
 
電影,是我和GINA一起去看的,
老實說,看這部電影有點辛苦,
因為很多看不懂的,很多畫面,你知道裡面一定有涵義,但是就是看不懂!!
例如一開始時四個官太太在打牌,
大家在牌桌上眉來眼去,
我和 GINA 都很肯定這裡面有要表達什麼,可是我們體會不出來,
等到我看了小說,才恍然大悟!
而很多小說沒有的情節,在李安的電影裡表現出來,
曼娟老師說,這就是李安貼心的地方,
很多小說裡沒有交待的情節,李安還是安排了些場景表達出來,
為了就是讓觀眾看得懂!!
真的,電影和小說兩者都看,我才能明瞭到底在演什麼、說什麼;
而透過曼娟老師的導讀,我更才明白,我所以為的懂,不過70%!!
曼娟老師說「外國人跟我說他看得懂?!我才不相信!!」
「這包含中國人新舊思潮、中華文化的電影,外國人怎麼可能會懂嘛~」
 
李安的「色,戒」和張愛玲的「色,戒」最大的不同在於結局;
張愛玲的結局,易先生沾沾自喜的認為他年紀這麼一把了,還有大學生真心愛他,
本來要殺他,但愛了他,不但不殺他,最後還為他死,這下子生是他的人、死是他的鬼了....
氣死人的爛結局!!
如果李安的「色,戒」也是這樣的結局,
觀眾會很生氣,花那麼多錢、花那麼多時間來看的什麼爛電影嘛!爛人一個!!
可是李安,是儒家的李安、永遠帶著靦腆笑容的李安,
是最後坐在王佳芝房裡的床邊,含著眼淚的李安,
是的,那不是易先生,那就是李安。
這樣的結局,比張愛玲的結局更令人惘然。
 
王佳芝為什麼會願意這樣的犧牲奉獻?
一開始是因為愛鄺裕民?
後來是因為愛易先生?
王佳芝為什麼會第二次參與暗殺行動?
是因為愛易先生?
還是愛那個上場時的探照光芒?
 
我最好奇的,是在最後處決前,王佳芝啊王佳芝,
你心裡怎麼想的?
你恨易先生嗎?
你恨鄺裕民嗎?
你恨自己的人生怎麼會走到這一步的嗎?
還是覺得這是是光榮的?
如果覺得光榮,是因為為國而死而光榮?還是為愛而死而光榮呢?
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,看到最後,
我還是為王佳芝的膽識、聰穎、美豔而惘然不已。
 
 
以上是我的心得,
關於歐陽炯老師的應用文寫作,心得大不同,
改日再與大家分享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眼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